智能制造
HOME
智能制造
正文内容
高科技芯片行业薪资 新基建热潮下科技人才紧缺,部分芯片领域专家平均年薪可达80-150万元
发布时间 : 2025-05-02
作者 : 小编
访问数量 : 23
扫码分享至微信

新基建热潮下科技人才紧缺,部分芯片领域专家平均年薪可达80-150万元

记者 | 陈晓珍

编辑 |

近日,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科锐国际发布了《2021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新基建背景下,多地积极规划数字经济蓝图,5G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火热发展,由此带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上下游硬核科技人才急需紧缺。

报告显示,在芯片领域,Si/GaN新材料研发专家、DRAM研发专家、IC工艺研发专家平均年薪可达80-150万元,跳槽薪酬涨幅甚至达到50%,大数据领域的部分资深工程师年薪也已经超过150万元。与此同时,随着各地政府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大脑建设,并为企业上云提供政策支持,由此带来云计算、物联网领域平台架构、解决方案、智能运维高层次人才的缺口,部分岗位年薪超过200万元,跳槽薪酬涨幅接近40%。

AIoT人才需求扩大,5G专家岗位的薪酬达40-500万

“AIoT”在2017年首次提出,并迅速成为物联网行业的热词。“AIoT”即“AI+IoT”,指的是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融合。今年受疫情影响,加之新基建政策的利好,5G、AIoT风口持续,呈现突飞猛进的增长态势。

在中国AIoT市场上,目前共有四类企业:云计算企业、AI公司、SI公司、IoT公司。这四类企业相互竞争也相互合作。代表企业如阿里云今年启动了 “堡垒行动”,扩大阿里云AIoT企业物联网平台覆盖率,旷视科技投资20亿与合作伙伴打造完整的机器人行业解决方案,小米也提出在“5G+AIoT”赛道上未来5年将至少投入500亿元。报告称,未来AIoT将在智能化领域的各个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包括手机、家居、城市、交通等。

从人才需求来看,对具备创新和实践能力的AI学科人才需求急剧上升。在万物互联从而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产品开发的市场需求下,开发者角色将成为行业飞速发展的关键人才角色。

在岗位趋势上,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及5G相关的技术及应用类人才将呈现巨大需求,其中因芯片是自动驾驶及5G领域的核心技术,AI芯片类人才将备受关注,同时也是各大公司争抢的主要人才类型。

报告称,由于目前人才市场缺乏系统的AIoT 复合型培养,AIoT架构等角色通常由云计算或者物联网平台人才来担任,随之带来了这两个领域人才薪酬的较大增幅。报告显示,边缘计算专家的薪酬为60-300万,数据架构师薪酬为80-300万,5G专家的薪酬为40-500万。

互联网人才流动率高,整体的人才市场总量趋于过剩

虽然疫情给许多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更多的是机遇,尤其是社交、短视频、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今年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一些互联网大厂对于传统行业人才的吸纳明显增多。比如,在供应链物流领域、快消领域、生产制造等领域,都有人员的需求,且整个互联网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报告称,互联网行业一直是流动率比较高的行业,且人才多在互联网行业之间流动。虽然今年社区团购火爆导致其各个职能都在扩招,但整个互联网领域的招聘量其实是在下降的,且互联网行业经过前几年爆发式发展到如今,整体的人才市场总量趋于过剩,各个细分领域的市场格局基本已稳定,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公司面临倒闭,业务收缩,甚至一些企业的热门领域惨遭淘汰。

报告认为,互联网本身是个迭代速度非常快的行业,对于人才的招聘需求变化也一直在升级,例如,一些互联网企业对于硬性的年龄、学历、学校的要求更为严苛,对人才软性素质、包括沟通能力、业务及商业敏感度、迁移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一些技术岗位,以往仅仅要求工程师技术能力强,而现在好的研发岗位人才,尤其是管理岗位,对人才的软性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从岗位职能来看,产品和研发一直是互联网行业较为热门的岗位,尤其是策略方向的产品岗,如泛娱乐领域的内容策略岗位。而运营岗也一直保持着热度,如教育领域的社群运营。报告认为,整个产品运营类岗位的分工相比之前没有那么明显,行业之间的结合度也越来越高。

金融科技人才保持刚性需求,人才流动更倾向于选择稳健合规的大平台、传统金融机构

近些年,传统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的布局,纷纷成立金融科技部门甚至平台公司,互联网公司也加大对金融领域的渗透,对金融科技领域的人才依然保持刚性需求,但在互金暴雷、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整个人才市场趋于冷静。

报告认为,消费金融业务,由于受牌照管制和牌照经营业务条款的限制,小公司、细分领域越来越难有生存空间,市场出现饱和。整个候选人端也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一方面,人才流动更倾向于选择稳健合规的大平台、传统金融机构,例如银行、保险、国有金融机构、大型持牌互金机构、上市公司金融板块等各类大型且持牌的金融机构。另一方面,银行的中高管人员一直属于被挖猎的对象,但在今年的经济形势下,银行的中高管人员如果要跳出银行体系,则需要更大的魄力,他们更希望寻求银行体系内或者同业机构内,以及头部互联网大厂的机会,整个人才市场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报告也称,一些持牌的机构需求相对旺盛,热门岗位主要在互联产品、互联网运营、大数据、技术研发这些岗位。在薪酬方面,大数据风控、AI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化转型类岗位薪酬涨幅略高于行业薪资涨幅水平,跳槽涨幅在20-30%之间。

报告认为,受外部环境影响,2020-2021整体人才市场需求重心也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过去一些高薪的行业包括互联网、金融、地产,由于市场加速洗牌,出现部分岗位人才供过于求。而数字化、线上化对于传统模式从业人员带来冲击,裁员优化并不鲜见。除风口领域、稀缺人才以外,整体市场平均薪资涨幅降低。

芯片人才暗战:毕业能拿三四十万,猎头开始挖应届生,跳槽涨薪50%

晚上8点过,猎头Jimmy手上的工作才告一段落。Jimmy所在的机构专注高科技领域人才招聘,芯片行业是他主要负责的方向。

下班时间之后的Jimmy往往会更活跃,“白天上班时打电话过去,对方经常是在忙,芯片研发的人通常没有不忙的时候。”

自中兴华为被制裁后,国内对芯片的关注度大幅提升。近一两年的“芯片荒”,也让芯片人才需求越来越紧俏。

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0-2021年版》测算:预计到2023年前后,全行业人才需求将达到76.65万人左右,其中人才缺口将达到20万。

这也意味着芯片行业中,抢夺人才的暗战早已打响。

资料图 据IC photo

猎头、创业公司“围猎”人才

“其他专业是‘人抢工作’,芯片行业是‘工作抢人’。” 作为从业者,迟安(化名)的感受特别明显。

2020年之前,迟安在国外从事半导体工艺,回国后他转行从事芯片相关工作。转到芯片设计领域的一年多时间里,迟安加微信的相关猎头有60个以上,几乎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猎头询问他的意向。“高峰时候,连续一周,芯片猎头的电话就未断过。”

他的一位同学,因为没有跳槽打算,简历许久未更新,即便如此,平均每周还是会接到1-2个猎头的电话。

“这是芯片行业的普遍情况。”Jimmy说,“客户需求量一直非常大,非常紧张地催着我们要交付、要给他们推荐人。”在他的团队,每个猎头平均每天都要打出三四十个左右的电话。

某次一家大平台的人选告诉Jimmy,自己已经5年没有更新简历了,但最近这段时间平均每天能接到7个招聘电话,猎头和HR打过来的均有。

这与几年前的情况截然不同。 “5年前机会选择相对较少,基本给了offer(录用通知)就会入职;现在是人选手上都有5-8个offer,要对比薪资、平台、团队、工作内容等等,是供方市场,入职前一天不去的比比皆是。”某猎头如此表示。

“因为国产芯片人才紧缺,更多的是芯片人才面试公司,而不是芯片公司面试人才。”晋江某微电子创业公司的CEO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他的求贤经历:

“为了见芯片研发人才,晚上8点才是我出动的最好时间,开车在张江到处溜达,偶尔发个信息给研发人才,‘刚好经过你公司,有空的话喝杯咖啡。’研发人才加班都很累,都不喜欢跑来跑去,下个楼,聊个天还行。或者,我开车送他回家,顺便路上聊聊。”

这位CEO感慨,找到真正合适的芯片研发人才,比找投资还难。“就像雷军说的,找人才不是三顾茅庐,而是三十顾茅庐。”

2021年,“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正式升为一级学科,猎头也把目光瞄准了应届生。有行业猎头调侃:别的行业猎头是不会去挖应届生的,但我们会。

“门槛确实在逐渐放宽,”Jimmy说,之前物色的人选普遍要三年以上工作经验,但这两年很多应届生才干了不到一年,就会被猎头挖了。

市场火爆却混乱,薪资涨幅50%不少见

挖人意味着薪资水涨船高。

人才解决方案公司翰德(Hudson)今年年初发布的《2022人才趋势报告》显示,2022年芯片行业薪水涨幅将居首位,超过了50%,其次是医疗及大健康涨幅35%。

“芯片人才的培养周期长,技术迭代快,造成市场人才供不应求。只要人才愿意动,每个公司都可以给出非常高的薪酬。”翰德招聘业务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宋倩表示。

去年网上有消息传出,OPPO在上海招聘芯片设计、芯片验证等岗位,给应届生开出的年薪可达40万。

“OPPO刷新了IC校招的薪资纪录了。”一位数字IC设计的从业者子玉(化名)透露,2021年的芯片设计就业市场,就是“火爆+混乱” 。“应届生普遍都是30万年薪,2年工作经验的40万起步,3年的可以到50万。”

这导致“薪资倒挂”在芯片行业也成为了常态,而芯片设计行业的平均薪资经过近三年的持续上涨后,基本和互联网平均薪资不分上下。

“2016、2017年时,我们发现相关职位的薪酬涨幅普遍在10%-20%,最高不会超过30%。但最近两年,普遍涨幅都在30%-50%左右。初创公司为了招到优秀人才会开价更高,涨幅都在50%左右。”Jimmy说。

这也使得相关人才正在频繁流动。有媒体统计,中微公司、东芯股份、聚辰股份、华峰测控、晶科能源、寒武纪-U、华润微、芯原股份-U、富信科技、中芯国际10家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数量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一些离职的员工甚至放弃了优厚的股权激励待遇。

“前几年去大厂求稳的多,但现在机会更多了,很多资深的人更愿意到初创团队里。”Jimmy说。

“这几年很多芯片公司成立,高薪水挖人很难不心动。”迟安分享了自己师兄公司的一个经历,前几年还不是非常难抢到芯片人才的时候,他们公司招聘的新人,多是考研失败转向工作的本科生。这两年人员流失更为严重,每年进来些本科生,同时也流失一批有经验的本科生。

头部公司也在通过涨薪的方式留住人才。今年4月底,台积电回应,称今年公司大部分员工调薪幅度落在5%-10%,而在上一年,已有消息称台积电将工资上调了20%。据机构统计,光刻机设备ASML自去年7月起,半年内调薪幅度已达15%-19%。

人员需求暴涨,但超八成毕业生转行

尽管人才长期保持着流动状态,但业内人士仍感慨“缺口巨大”。“以测试应用工程师为例,行业需要30000个测试应用工程师,但目前连3000人都不到。”杭州加速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邬刚曾在一次分享会上说道,虽然2020年的半导体从业人员相对2019年涨了3万多人,但半导体的人才缺口仍有30万,人才供给失衡。

一方面原因是产业高速发展,人员需求暴涨。

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从2016年开始,中国大陆IC设计企业数量有了显著增加,从2015年的736家增加到2016年的1362家,2018年又增加到了1698家,同比增长超过20%。2020年,这一数字增长到2218家。2021年(截至12月1日),国内仅芯片设计企业已经由2020年的2218家增长592家,达到了2810家,同比增长26.7%。

资本也催生了更多芯片领域的创业公司。据美国半导体媒体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统计,仅仅在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半导体领域全球共有54家创企获得新一轮融资,详实可查的融资金额就超过150亿人民币,且获得融资的55家公司中有40家公司都是中国企业。

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必然需要大量人员填充。但高校集成电路专业领域毕业生流失情况却相当严重。

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0-2021年版)》数据,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相关毕业生规模在21万左右,其中只有13.77%的集成电路相关专业毕业生选择进入本行业从业,八成以上都在转行。 主要原因在于半导体行业产品周期长,从短期看回报率并不高,又因为多年来的低薪环境,导致大部分集成电路专业高校毕业生更愿意去互联网、计算机软件、IT服务和房地产等行业。

“国内高校的芯片专业长期以来是冷门专业,毕业生出路窄待遇低,导致学生少。所谓高薪,仅仅是近两年的现象,因为芯片需求快速扩大,产能扩张,带动了人才需求扩大。”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红星资本局表示。

“芯片人才门槛很高,基本都是硕士毕业,很多还是985、211的高材生,这类群体的背景都很不错,选择性也很多。”Jimmy说,“中兴事件”之前,外界对这个行业鲜有关注,这些专业的人才也都是转向互联网、金融等领域。

Jimmy认为,大量资金流入芯片行业,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行业的复兴。“前几年芯片行业都处在低谷,现在确实看到一些希望,总的来说是个好事,但是否过热,目前还不好说。”

芯片行业到底缺哪样人才?

资本促进产业加速发展的同时,从业人员也在担心这是否只是“短暂的风口”。

“盘子可以装下这么多资本,但装不下这么多公司。打工人高薪必然不能持续。”子玉认为,半导体风口完全是由当时环境催生的,如果大环境发生变化,政策变动,或者出现新的轻资产风口,IC必然被资本抛弃。

子玉也在担心高薪抢人的混乱情形,对新人是种“伤害”。“应届生去初创虽然工资高,但是很难成体系的学东西,不利于技术积累和长期发展。”

“高薪招聘成为一种变相炒作,并不具有持久性,这对于半导体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产业经济观察家丁少将对红星资本局表示。

芯片领域的人才是个长线培养。由于中国集成电路起步较晚,目前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人才培养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想要获得大量人才还需耐心等待几年。

“大学教育跟产业界脱钩太大,很多大学电子信息、微电子甚至集成电路专业都是以材料为主,很少有做真正的芯片设计。学校很难培养出可以直接上手的芯片设计人才。”迟安说,这也意味着,培养一个成熟的芯片工程师需要数年时间。

“芯片人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有业内专家对红星资本局表示,半导体行业缺人毋庸置疑,但缺少的是有实践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而不是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专业人才需要时间培养,并非马上就可以补充空缺。”

“企业对工程经验的要求很高,企业都希望来了就能干活,但是这样的人恰恰是这个行业最缺的。”邬刚表示,人才增量只能从现阶段开始培养,培养的目标应该是满足企业所需要的有工程经验的人才,而不是没有工程经验的理论型人才。

“从设计制造到封测,芯片产业各个环节上都有人才缺口。其中,最缺的是接触过先进设备、从事过先进芯片设计和生产的高端人才。 ”张孝荣说。

“芯片产业链很长,涉及设计、封装、制造等多个环节,需要材料、数学、计算机、化学等诸多跨学科人才,目前高校中设立专门的集成电路专业还是比较少。”丁少将表示,中国在半导体芯片的设计、封装领域都具备一定的基础,但高端芯片制造仍是卡脖子的领域,与制造相关的设备、材料领域的人才,相对更加稀缺。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编辑 余冬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相关问答

芯片行业薪酬前景?

很乐观,操作工五六千,研发人员过万很正常很乐观,操作工五六千,研发人员过万很正常

芯片人才真实待遇?

芯片行业的待遇是设计和研发岗位,月薪20,000人民币以上行政管理人员,月薪10,000人民币左右,总体的收入差距还是非常高的。芯片行业的待遇是设计和研发岗位,月...

芯片工程师薪资?

月薪目前是在两万元左右。芯片工程师目前是属于热门的职位,各大企业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一些互联网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愿意花高薪来招聘芯片工程师当...

纳米生物芯片技术薪资待遇?

生物芯片技术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巨大,就业前景很好,薪资待遇不错。中国纳米生物芯片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市场发展迅速。这主要得益于我国有十分巨大的需求...

芯片行业的就业前景怎样?

芯片行业的就业前景很好。芯片专业是近年来非常热门的专业之一。芯片是现代电子产品的核心,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离不开芯片,因此该行业前景非常广阔。目前,...

芯片工程师薪酬结构..._结构工程师_帮考网

芯片工程师的薪酬结构因地区、公司规模、经验和技能水平等因素而异。一般来说,芯片工程师的薪酬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股票期权和福利待遇等。在...

芯片咨询工程师待遇怎么样..._咨询工程师_帮考网

芯片咨询工程师的待遇因公司规模、行业、经验、技能等因素而异。一般来说,大型国际公司的芯片咨询工程师薪资相对较高,一般在20万-50万/年左右;中小...

电子芯片专业有前途吗?

电子芯片专业前途很好。芯片研发设计行业目前国内企业数量超过1700家,市场规模大,行业集中度并不高;另外国内芯片研发设计行业需求规模大,且在物联网、5G、人...

2020开始,你觉得芯片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哪个职业薪资更高?为什么?

谢谢邀请!2020年是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三年发展计划的收官年,也是检验人工智能发展情况的关键一年,作为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一部分,人工智能的发展本着系...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硕士生就业待遇?

待遇还是很不错的。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研究生月薪大概12000元左右。夜深在高新技术企业,国防军工企业等等,从事微电子工艺。待遇还是很不错的。集成电路工程专...

 凡迪  宝舒曼 
王经理: 180-0000-0000(微信同号)
10086@qq.com
北京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国际大厦08A座
©2025  上海羊羽卓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  程序由Z-BlogPHP强力驱动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微信号

QQ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热线

188-0000-0000
专属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微信交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