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为文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科技创新是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从文物发掘到文物保护,从陈列展示到价值阐释……科技与文物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文物保护的现状。
“黑科技”让文物考古得心应手
三星堆遗址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2022年,四川省文物局启动文物科技创新项目评选活动,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现场应急保护项目等上榜。
“区别于传统田野考古中‘粗糙’的做法,三星堆遗址的重启发掘,利用现代科技实现了考古工作与文物保护的无缝对接。”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介绍,重启发掘创新性地采用“考古方舱”的形式开展工作,即在祭祀坑上用玻璃和钢架搭建起全透明的发掘舱,舱内集成多种技术为出土文物保驾护航。同时,现场还搭建多个专业考古实验室,内置低温保湿柜、超影深显微镜等各种先进仪器和设备,可在文物出土后第一时间进行应急保护和理化实验,实现发掘、保护、研究一条龙作业。
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联合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的灵岩寺千佛殿内彩塑彩绘罗汉像保护修复项目也颇具成效。项目实施过程中,借助现代科技分析手段,开展了罗汉像三维扫描信息采集、彩绘颜料分析、泥胎工艺研究、彩塑胎体结构稳定性检查等全面“体检诊断”,有限地使用成熟的材料加固彩塑起甲与即将脱落部位。经过近两年时间,成功完成了彩塑文物积尘污物清理、沥粉堆金加固、胎体断裂粘接以及酥碱胎体加固、酥碱地砖修补与替换、虫害治理等保护工作。
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的应县木塔,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的一座可登临的木结构楼阁式塔。百余年前,梁思成在这里全凭臂力攀爬铁索完成“史上最危险的一次测绘”。今天,科技让测绘和修复变得更加精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作为应县木塔保护研究项目的技术牵头单位,成立了一支由不同行业专业人员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团队;全球总承载力和台面面积最大的多功能振动台阵实验室,完成木塔地震试验分析;核技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木塔内部构造和损伤探查提供设备和方法……科技,成为修复应县木塔的重要力量。
数字化让文物更懂“说话”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在文物存储和陈列展示方面大显身手,丰富了让文物“说话”的方式。
导入图片、生成模型、标记经纬点位……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考古学专业讲师战世佳正运用建模软件对遗址进行数字化转换。这是实现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重要环节之一。2021年,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牵头建设辽宁省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实验室,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对辽宁塔建、长城、城址等古代遗址遗迹进行全方位数据采集、存储,用于遗产保护和教学研究工作。
“数字化可以完整科学地记录留存文化遗产的各种信息,实现永久性保存和活态传承,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李玉君说。
博物馆也在顺应趋势,将数字技术运用到陈列展示中。今年8月,在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青铜文物出土百年纪念大会期间,河南博物院运用先进的裸眼3D成像技术,让收藏于河南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对莲鹤方壶再度同框。河南博物院文化信息中心主任荆书剑表示,用裸眼3D成像技术展示国宝莲鹤方壶,不仅是要给观众带来更加震撼的视觉体验,更重要的是深挖文物的历史价值,把传统陈列无法表达的信息传递给每个人。
在广西,馆藏铜鼓就有900多面。再过几日,一项广西古代铜鼓文化数字化陈列展示项目将与公众见面。“展览由线上展示平台、线下数字展两部分组成。线下的数字化沉浸式交互体验馆,采用全息投影、AR、VR、全景漫游、元宇宙、数字魔方屏、多人音画互动等数字手段,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广西古代铜鼓的历史文化。”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陈列二部工作人员李欣妍介绍,届时,观众将走进一个沉浸式的铜鼓世界:全息投影技术制作而成的虚拟数字人铜鼓精灵为观众提供讲解、导览等服务;“铸铜为鼓——多点触控智能交互魔方”展项借助智能交互技术,使观众能够沉浸式地体验古代铜鼓的铸造工艺。
为文物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近年来,国家不断鼓励和推动科技创新在文化遗产方面的应用。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为文物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强化了政策保障,也让广大文博工作者精神为之一振。“《意见》让行业从业人员看到了顶层设计上对破解相关制约因素的战略考量和总体布局,成为加快推动文物保护科技创新的强大支撑。”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院长范元元认为。
在“文物+科技”的探索过程中,各地均采取积极举措,及时发布相关政策,不断推进科技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的创新。
文物大省河南于2022年底发布了《河南省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实施方案》,提出实施省级重要文物保护科技项目,重点突破石窟寺、土遗址、古建筑、金属文物、纸质文物的病害探测、原位诊断和防治关键技术;完善文物科技保护网络体系和强化科技对文物保护的引领作用。
山西省文物局在2020年进行机构改革,正式设立文物科技处,同时加大对科研基地的投入扶持,引导科研基地围绕山西文物保护与利用的紧迫需求,在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上开展科技基础性工作和创新性研究。
四川省文物局和四川省委网信办近日联合印发《四川省数字文物创新应用工程实施方案》,提出通过建立一批数字文物创新应用规范等七大主要任务,进一步促进文物活化利用,并提出到2025年,显著提升四川文物数字化保护水平。
对人才培养的落实举措也紧随其后。山西省从2022年起,连续5年面向全省117个县(市、区)定向培养600名文物全科人才,着力破解基层文博人才回不去、留不住、短缺的困境。
“信息化大趋势势不可挡,既有工科背景、又有文科视野和艺术造诣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引领文博事业发展的前驱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长韦江告诉记者,他们已连续多年招聘具有计算机、大数据处理、信息工程等专业背景的人才入馆,占比达20%,同时每年选送优秀人才到高校、国家重点文物基地和实验室进修。“这些科技人才在文物保护修复、智慧博物馆建设等领域都有着出色的表现。”韦江说。
(统稿:郭凯倩 参与采写:王雪娟、苏锐、朱萌、葛鑫、张莹莹、郭凯倩)
来源: 中国文化报
文博专业是什么?就业前景怎么样?
作为历史悠久的大国,我国有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亟需专业人员进行发现、研究、保护与利用。尤其我国近年博物馆发展速度很快,博物馆的策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中的种种问题急需专业人员的担当。
《全国文博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4-2020年)》中指出:我国文博人才队伍总体状况与建设文化遗产强国的要求尚不相适应。人才总量短缺,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素质偏低,特别是高层次领军人才、科技型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职业技术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严重匮乏。当前我国文物事业正处于高需求、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简称文博专业,它主要涵盖了文物学和博物馆学,并与考古学关系极为密切,是一门内容较复杂、内涵较丰富的人文学科。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的文物与博物馆学(2012年以前叫博物馆学),与历史学专业、世界史专业、考古学专业、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特设专业)同属历史学类 ,毕业生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 。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文物与博物馆学对考生身体条件有一定要求,色盲考生报考该专业时,学校可不予录取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色觉异常Ⅱ度(俗称色盲),博物馆学(注:即现在的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可不予录取。
一部分人认为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很冷门,毕业生很难就业。实际上就业前景很不错,当今的文化遗产热、博物馆热、文物收藏热的兴起已经显示了这一专业的潜力。尤其我国近年博物馆发展速度很快,博物馆的策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中的种种问题急需专业人员的担当。
总的来说,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相对更加对口,其主要去向是: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旅游部门,新闻出版,教育单位,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 。
来源 | 教育部阳光高考官网
相关问答
文博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http://www.webo360.com/四川文博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企业。公司致力于文博行业相关软件、硬件及文创产品研发,销售及运营服务;公司...
文博是什么意思?
有4层意思:《文博》为文博考古类学术期刊,陕西省一级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文博》创刊于1984年,在国内外享有学术声誉和拥有多层次的读者群。文...
2021年文博系统职称晋升条件?
文博馆员是专门从事考古、馆藏保管、陈列、文物鉴定等工作的专业人员,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文博馆员职称就是选拔优秀人才的一个...
博博会是什么意思?
“博博会”是指由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郑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
文化产业有哪些?
一是新闻服务,主要范畴是新闻业;二是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主要包括书、报、刊出版发行,音像及电子出版物出版发行,版权服务;三是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是指广...
艺专出来能做什么工作?
现就艺术类全专业的专业技能和就业方向问题整理如下,希望对您和...16,音乐学就业方向:艺术研究单位、文化机关、专业院校、社会文艺团体、出版广·播、影视部门...
中山大学的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怎麼样?
整体上是非常不错的,专业实力、资源、师资等等都是国内靠前的。北方的考古学看北大和吉大,南方为首的就是中大了。首先在院系的设置上,考古学是和人类学在一...
建筑科技馆主要内容?
中国建筑科技馆由中建三局投资建设并运营,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由中国台湾著名建筑师李祖原先生主持设计,旨在传承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建筑科技发展,打造中...
出土的古代尖底瓶是做什么用的?
首先,从题主的附图的器形来看,叫它尖底瓶是不准确的。因为它上面口部小,中间部分大,底部是尖的。汉字能准确反映“小-大-小”这一形态的是“尜”字,音gá...概括...
光纤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我们平时所说的光纤就是光导纤维的简称,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光会反射的这个看似简单的原理来传送信息,早在1870年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先发现了光具有反射并且一直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