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李东生:全球化与技术创新是中国科技制造业的未来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郑湘琪】“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已是必答题,中国市场很大,但全球市场更大,中国企业要从输出产品到与当地共建工业能力,完善供应链体系,支撑全球化经营。”6月22日,在“2024亚布力论坛第十届创新年会”期间,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在发表演讲时表示。
在本次年会上,李东生强调,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有两点。其一是在技术创新方面,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其二是在全球化过程中,要敢去和高手过招,很多本事都是要在竞争中才能够真正建立起来的。“我相信中国企业能发展到今天,是能够去应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应对全球化挑战的。”
其中从全球化维度来看,TCL在其25年的全球化进程中,持续向产业链上游延伸,通过产业协同创新,在Mini LED和印刷OLED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此外,TCL还积极将技术能力赋能到上下游产业链,通过“旭日计划”与多家企业、机构展开合作,推动整个产业生态的转型升级。
记者获悉,TCL目前业务已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6个研发中心、33个制造基地,服务全球超9.6亿的用户。
而在技术创新方面,李东生在21日举办的年会“中国科技制造业转型升级之路”平行论坛期间谈到,“制造业不能只依靠成本效率,一定要往技术创新上走,能够跟上全球领先水平,有技术壁垒,别人才很难去超越你,才能够在卷的过程中生存下来。”
事实上,回顾TCL的四十余年发展历程,TCL历经数次变革与转型。2004年,面对彩电行业开始从显像管向液晶转型,中国大陆彩电行业面临“缺芯少屏”的背景,TCL决心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并于2009年创立TCL华星,正式布局半导体显示产业。
对此,李东生告诉记者,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长期停留在舒适区的企业很难做强做大。企业家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有更高的目标,不断地超越自我,才能够找到新的机会。
值得关注的是,在半导体显示领域布局不断取得进展的背景下,TCL逐渐开始从传统的终端产品制造企业蜕变为高科技制造业企业,并希望把泛半导体领域的管理逻辑复制到其他高新科技领域,因此在2020年,TCL收购了当时的天津中环集团,正式布局新能源光伏产业赛道。
“不断寻找新的增长极,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没有半导体显示和新能源光伏的增长曲线,TCL的价值和能力,就不是现在这样的规模。在开拓新赛道的过程中,企业家必须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只有对自己狠一点,才能实现更远大的愿景和目标。”李东生强调。
如李东生所说,目前TCL已从一家专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传统制造商,发展成集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于一体的高科技产业集团。
谈及TCL的变革转型历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表示:“当原有的领域不存在升级换代时,企业需要进行转型,企业家也应当拥有不断突破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这样的精神才能让中国的企业生生不息。”
迈胜医疗集团董事长田源认为,做企业的过程中,企业家第一要有远见,第二要有魄力,第三要有执行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发展的十字路口抓住机会。
物美集团首席执行官张斌则坦言,“科技的不断迭代是制造业面临一个重大的机遇,我们要有一批能够愿意冒险,愿意奉献的年轻企业家和工作人员,才能够推动创新,才能把中国科技制造业推到一个新的台阶。”
随着新质生产力日益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李东红告诉记者,“转型升级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中国科技制造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在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驱动下,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中美科技竞争的背景是什么?
**中美科技竞争的背景是两国在经济、政治和全球影响力方面的竞合关系,以及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竞争优势转移**。以下是对中美科技竞争背景的详细分析:
1. **全球化与互联网浪潮**
- **技术变革**:随着互联网和全球化的发展,技术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 **产业优势转移**:新兴技术的崛起导致了全球产业竞争优势的重新分配。
2. **美国的战略调整**
- **维护霸权地位**:美国为保持其全球科技领导地位,加强了对科技领域的战略引领。
- **政策市场竞争**:美国政府通过政治手段介入高科技的政策市场竞争,以遏制潜在的竞争对手。
3. **中国的快速崛起**
- **知识经济时代**:中国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 **原始创新不足**:尽管中国在应用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原始创新方面仍有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4. **地缘政治冲突**
- **多重因素交织**:中美科技竞争不仅是技术和产业的竞争,还涉及经济、政治和全球博弈等多重复杂因素。
- **必然性**:中美两国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科技合作与竞争是必然的现象。
5. **贸易战与科技制裁**
- **贸易战转向科技战**:中美之间的博弈已经从贸易战转向科技战,这表明了科技领域的重要性。
- **“卡脖子”问题**:美国通过核心技术的“卡脖子”手段试图拖慢中国的发展步伐。
6. **全球科技格局重组**
- **创新生态变革**:中美科技竞争可能导致全球科技格局的重组和创新生态的变革。
- **再平衡新阶段**:经过全面竞争和更剧烈的冲突之后,两国可能会进入一个各有所长、优势互补的再平衡新阶段。
此外,在考虑这些背景因素时,还应注意到中美科技竞争不仅影响到两国,还可能对全球科技发展趋势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了解这一竞争的背景对于全面把握国际科技发展的脉络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中美科技竞争的背景是多维度的,包括全球化浪潮下的技术变革、美国的霸权维护、中国的创新崛起、地缘政治冲突、贸易战与科技制裁以及全球科技格局的重组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中美科技竞争的复杂背景,而理解这些背景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到中美科技竞争的全球意义和潜在影响。
相关问答
互联网产生的科学背景是什么?请你谈谈互联网给你的生活带来...
[最佳回答]答案:产生的科学背景:20世纪中叶,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和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的理论科学成果促进了科学思维的变化。科学家们把信息作为继物质...
华中科技大学背景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和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涵盖...
现代科技对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现在高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网络技术的应用,就产生了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几乎人人都能参与。它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知识面广而新颖,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任...
什么是印刷术的贡献和发明背景?【急!】_作业帮
[最佳回答]贡献:印刷术的发明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被誉为"文明之母".他使人类首次运用科学技术来传播思想和文化,通过印刷媒介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
【新航路开辟北背景、条件、经过、意义】作业帮
[最佳回答]1、历史背景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初,欧洲人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的航路,从而发现了美洲大陆,这个事件在历史上习惯称为“地理大发现”.欧洲人开辟新...
科技股为什么在19年下半年突然猛涨?
主要因为有几点;1、补涨落后于美国科技股的涨幅!美股大涨,而且一直涨,A股一直底部盘整!补涨需求,短期大涨,以时间换空间!但注定是短期行为,短期过猛上...这个...
...的意义的重大成就是什么,该成就是在哪一背景下创造的_作业帮
[最佳回答]直到90年代之后,中国的航天工程才具备了重新启动的物质和社会条件.因为至今为止的十多年时间,正是中国经济空前高速增长、社会空前开放和政局空前稳...
大家认为多懂一些科学知识对文学创作有什么样的好处?
我想从三个方面回答你提出的“大家认为多懂一些科学知识对文学创作有什么样的好处?”的问题。首先,文学创作需要科学知识的支撑。文学是什么?文学是人学,是...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背景,_作业帮
[最佳回答]1910年夏,12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奉天,先在铁岭银岗书院读了半年书,后来,转入奉天关东模范学堂读书.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
【修筑京张铁路的时代背景(要略写)!】作业帮
[最佳回答]京张铁路修筑于清朝末年,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受着帝国主义者的欺负,科学技术又很落后.当清朝政府一提出修筑京张铁路时,帝国主义就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