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里满满“科技范” 看高标准农田蕴藏多少机遇→
今年以来,在全国财政支出中,农林水支出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速。国家的钱用到了农林水事业的方方面面,其中,为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中央财政把亩均补助水平从1300元大幅提高到2400元。不仅如此,去年底增发的万亿国债中,有1254亿元也用在了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上。
农田里的“硬核科技”助力农业增产增收
财政持续加力,如何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又激发了怎样的市场活力?顺着资金的流向,来看看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蕴藏的巨大机遇。
视频加载中...
记者来到河南新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时候,正赶上农技工作人员在监测站里清理昆虫。
薛胜军告诉记者,这里光是昆虫监测设备就有三种,有能跟踪预测直径20公里范围内昆虫群的昆虫雷达,有监测低空区域的虫情监测系统,还有在夜晚能打出六七公里远光柱的高空监测系统。
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 除了监测昆虫,这里的“六情”预警监测站,还能监控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各种情况,像这样一个监测站,能对周边10万亩高标准农田进行指导。
在平原示范区,记者还发现了一个“新基建”,一根杆集成了高清摄像头、气象系统、土壤监测系统等多个装置。
河南数智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研发工程师 张永胜: 新研发了农业物联网数据传感集成杆,数据通过传感器实时传递到数据后台,进行智能分析和决策。每根杆覆盖范围600到800亩。
农田有了“智慧大脑”,种田也从“靠经验”变为“靠数据”。平原示范区的“数智大脑”平台上,汇集了监测站和数据传感集成杆的所有数据,气温、风向等情况一目了然。
河南数智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尹玥: 我们收集了将近2亿条数据,实际上全是农业物联网的。下一步计划是能够细化到作物,细化到作物生长的每一个周期,为我们的种植户,以及政府的决策层,提供预测和决策的一些信息量的支撑。
科技也在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在一个小时车程外的获嘉县,记者在玉米地边上见到了种粮大户老李,他正忙着用手机浇地。
新乡市获嘉县好收成合作社种粮大户 李喜亮: 这是固定式喷灌,在手机里面一点就可以打开。在地里面点也行,在家里面点也行,在路上点也行。原来种地最难的就是浇地,现在浇地变得非常轻松了。
老李告诉记者,传统灌溉方式,一个人只能管理一个水泵,一天浇5亩地,每亩工钱24元。使用智慧灌溉后,一个人能控制4到5个水泵,一天能浇100亩地,每亩工钱直接降到了一两块钱。
新乡市获嘉县好收成合作社种粮大户 李喜亮: 浇得好了,浇得及时了,还能增产。就像一亩地玉米,一季的话可以增产150到200斤,增产增收,加上减少的费用,一亩地一年增加600块钱的收入。
“淡季不淡” 一滴水带动的产业链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让田地增产农民增收,还带火了众多产业。俗话说,农业“有收无收在于水”,记者在河南新乡走访时发现,一滴水已经引发了灌溉设备市场的震动。
视频加载中...
离开获嘉县,记者赶到了30多公里外的灌溉产业园。
江苏华源节水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生产基地总经理 孙光泽: 今年以来生产线是满负荷在生产,目前我们接到订单是2600台,我们任务基本上占满了。
孙光泽是这家节水设备企业的负责人,他们主打的这种卷盘式喷灌机,一台设备就能浇200亩地。厂房建成不过一年多,生产量却是像玉米拔节一样,快速生长。
江苏华源节水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生产基地总经理 孙光泽: 去年全年的产能是1500台,今年全年预期要达到3000台。
浇水的设备有了,输水管道就在隔壁。不过十几米的距离,管道生产企业正在发货,一车管道的长度就有24000米。
这种正在生产的是专门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输水管道,上半年,企业的产值同比增长30%左右,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旺季,他们开始提前生产备货。
记者了解到,这个260多亩的园区里,已经集中了10家国内知名灌溉设备生产企业。去年,光是支持新乡第一批1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从这个园区供应的灌排装备就超过130多万台(套),价值10亿多元。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成果转化处处长 邓忠: 我们又接手了大概100万亩的订单,结合各个县不同的地域、水源情况、作物种植类型、种植结构,制定标准化的设计方案。现在这个市场机遇确实是非常大。
邓忠告诉记者,目前灌溉产业园已形成了一套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而且由于科企紧密合作,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率从2021年的不到10%,提高到了现在的26.6%。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成果转化处处长 邓忠: 我们的目标也是很明确,我们的产业园,不光在新乡市,还在河南省,还要面向全国,我们要走出去,继续要发展壮大。
高标准农田蕴藏多少机遇?
不光是灌溉设备,在河南新乡,按示范区标准建设的农田,每亩都要涉及田、土、水、路、林、电、技、管、气九个方面的建设内容,每个方面的背后,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视频加载中...
在这块玉米地边上,农户冯艳霞正在忙着铺滴灌带。
当地农户 冯艳霞: 原先没有赶上,抢时间装的,滴灌带能保持水肥,不用投入那些人工。今年先试一百多亩地的滴灌带,下年全部跟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新乡已完成1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建设,第二批100万亩也已经启动。
新乡市副市长 刘军伟: 首先带动良种的推广,我们已经有了110多家种子企业,其中自主研发产权的有三分之一。从耕种管收到烘干整个一系列的农机设备,农资相关行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智慧农业产业发展。
记者发现,在新乡,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上下游产业都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这是当地一家化肥生产企业的测土配方实验室。
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兴旭: 农民测土施肥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加,我们去年整体复合肥的销售量是250多万吨,今年可能会达到280多万吨
同样热火朝天忙生产的,还有农机装备产业园。记者看到,工人正忙着将设备装车。
新乡喜盈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安志国: 发往安徽、江苏、湖北这三个省的部分经销商。这几年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老百姓的需求比以往大一些。
从种子到土壤,从化肥到养护,从收割到加工,围绕一块高标准农田铺展开的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和机遇链。
2023到2030年,我国平均每年要改造提升3500万亩高标准农田,实现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巨大的产业机会和发展机会正在广阔的农田上蓄势待发。
江苏华源节水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生产基地总经理 孙光泽: 高标准农田建设需求没有淡旺季,农业口这个赛道是非常好的一个赛道,是非常好的一个领域。
(总台央视记者 刘颖 王楠 河南台)
责任编辑:贾宏伟
农业农村部:2023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
光明网讯 (记者 杨亚楠)“新时代新征程,要办好14亿多人口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这件头等大事,稳产增产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24日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整个农业科技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23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63.2%,这个数据比2012年大体上提高了10个百分点。但整体科技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还存在一些差距。为此,农业农村部正全力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突出整体效能抓体系。今年年初,农业农村部成立了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科技创新战略咨询委员会,集中力量推动优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切实发挥好国家实验室的作用,进一步明确中央级、省级、地市级各层级的农业科研院所在全部整体工作格局当中到底是什么定位,科研机构、涉农大学、农业科技型企业到底在全局当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正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创新和考核评价,来撬动推动各级各类创新主体各就各位、优势互补、同向发力,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着力提升整体效能,破解制约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突出产业应用导向抓创新。坚持科研命题要从产业中来,科研成果要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坚持面向产业征集需求、面向场景研究示范、面向用户评价验收,要破解科技经济“两张皮”这样的现象。今年上半年,农业农村部和中央部委单位一共17家,共同研究确定了401项科技需求,编制重点研发计划2024年项目申报指南,近期也会向社会公布。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来进一步提升科研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尤其是要聚焦高油高产大豆品种、智能高端农机等产业急需的短板弱项,集中各方面的力量攻关。
突出“最后一公里”抓转化。努力打通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这样一个全链条。改革提升农技推广体系,发挥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带动引领作用,完善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专家大院等服务模式,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服务企业等开展科技服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此外,突出激发动力活力抓人才。健全人才激励评价机制,筛选一批农业科研单位,探索开展科研人才评价改革试点,要在农业领域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农业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张兴旺认为,要注重依托种业振兴行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重大农业的科技项目、重要创新平台,来培育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尤其是要注重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不断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来源: 光明网
相关问答
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科学技术永远是第一生产力——无论哪行哪业,都离不开科学的指导、人员的执行。如果没有科学的指导,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没有目标,都是摸黑走夜路,即使最终成功...
最适合农村使用、给广大农民带来极大便利的科技产品有哪些?
而到了派上用场的时候,它还不一定听你的话。不仅降低了农事效率,而且也提高了一定的安全风险。但有了手扶式拖拉机就不一样了,五六千块钱就能买上一台。不用...
中科量子农业技术是真的吗?
是真的。中科院量子农业是真的,现在中科院量子农业是以中科院往量子技术方面发展的农业。正在进行这方面研究,如果研究真的能成功,我国的农业水平又会提高很...
你认为中国在科技领域最先进的产品有哪些?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发展。近些年,科技领域更是发展迅猛。我国科技力量在很多地方都领先世界,说些与我们相关的吧。比如最近逐渐普及的5G...
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在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在哪些方面需要突破?
感谢头条邀请,我是爱不一定要上床,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说到农业机械化,我国处于大一部分都是山,梯田的存在,有的地区田地非常的小块,而且都是梯田,像我...提升...
农业互联网平台有哪些?
目前比较有名的几个:农业商务网,农业网,惠农网等。1、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应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实现精准农业,降低单位成本,提高单位产量2、互联网...《...
科技进步让农民有什么改变呢?
21世纪的前30年,我国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将面临增加产量和提高效益的双重挑战。近几年,我国的粮食产量稳定在4.9亿吨左右。也就是说,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30年内...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
[回答]~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山东农业大学的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专业设置: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学、动植...
我女儿今年被南京农业大学的设施科学与工程录取了,是新兴的专业,不知道以后就业如何呢?
业设施设计、设施环境与调控、设施作物栽培学、无土栽培学、...对不起!新专业不知道,不好回答!新专业必定有新市场。三百六十行。艺精为王,将新专业学精通,...
为什么说农业是永不落太阳的朝阳产业?
农业发展的几项趋势逐步向更高方向发展,传统农村农民足渐减少、新农村农民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农业补贴政策不断增加、农业各种项目不断兴起、绿色环保有机...